袁亮在《中国科技产业》发表署名文章《产学研协同

 新闻资讯     |      2024-05-30 17:26

近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袁亮院士在《中国科技产业》第5期发表署名文章《产学研协同 理工医交叉 因地制宜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文中聚焦办学布局、人才培养、项目平台、人才引培与产业j9九游会在线登录创新发展有组织融合贯通的问题进行深入阐释和深度解读,深刻回答了“强国建设,高教何为”的时代命题,为新时代行业特色地方高水平大学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理工医交叉融合、因地制宜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路径。

全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新征程上,我们要回答好“强国建设,高教何为”的时代命题,就必须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 ;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深度融合。行业特色地方高水平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生力军,行业背景鲜明,学科特色突出,专业积淀深厚,多数是我国各行各业或区域高等教育的“单打冠军”。这些高校发挥独特优势,推进产学研协同,因地制宜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是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力量。例如,作为行业特色地方高水平大学的鲜明代表,安徽理工大学坚守能源报国、工业强国,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与合肥工业大学同根同源,在安全、地矿、爆破、医学等传统学科专业实力强劲、特色鲜明。新时代以来,学校守正创新、推陈出新,聚焦服务行业区域高质量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等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任务,推进传统工科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方向发展,提出强化特色发展、打造优势学科的战略思路,聚力推动办学布局、学科集群、科技创新、人才引培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有组织融合贯通,大力发展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与先进智造、大健康与职业安全健康、碳中和等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着力培育一流卓越工程师、一流理工医人才,产出一流创新成果,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评安徽省属高校唯一a 类学科,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 1%,20个专业获评国家一流专业。学校积极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以四个“有组织融合贯通”为主线,因地制宜服务支撑新质生产力,激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一是办学布局与产业创新发展有组织融合贯通。

推进人才培养精准对接服务产业创新发展,首先就是要拉近专业与产业的时空距离,推进大学和创新平台、产业园区互融互通。按照这一思路,安徽理工大学近年来统筹产学研协同,在合肥、淮南两地拓展办学格局,深度推进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融合。在合肥开办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学院培养首位产业急需人才,同时建设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人工智能与先进智造、碳中和、大健康、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等高能级科教产融合育人平台,与清华大学合肥院、奇瑞、比亚迪等大院大所大企共建科教产融合园,构建“新兴学院 + 前沿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在合肥设立高等研究院,深度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牵头或参与能源、环境、大健康、人工智能四大研究院建设,承接科研项目经费逾1 个亿,首批融入安徽省“一室一中心” 创新体系。与淮南市共建大学科技园,集聚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打造“安理智谷”科创产业功能区,以创新链产业链贯通融合赋能地方产业发展,孵化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等18 家,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金额近1亿元。

同时,学校推深做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发展战略,加入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全面推进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战略合作,与知名企业院所共建5个创新研究院,推动科教产融合、理工医交叉。深度融入行业高质量发展,牵头成立煤炭行业校、院、企“协同创新组织”,与国家能源、中石化等60余家行业头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携手合作,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集群。学校荣获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第八届恰佩克奖“中国高校产教融合本科院校50强”。

二是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发展有组织融合贯通。

强化人才培养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链接,精准培养理工医急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依托安全科学与工程a 类学科,推进“安全 +”学科群建设,大力发展城市安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新能源、储能、职业安全健康等新兴专业,切实推动急需人才培养。实施招生- 就业联动机制,推进专业优化调整,2017年以来申报24个新专业,其中工学占比91%,并停招了20个就业率较低专业。目前学校工科专业占比80%,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超70%,国家一流专业、特色专业、认证专业超60%。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合肥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知名校企院所共建9个本科生联合培养“创新班”,培养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城市安全、职业安全健康急需人才。进一步深化与能源企业、战略合作企业、校友企业的“订单班”人才培养,引导学生“愿意去、留得住、干得好”,历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同学中超30%到大型国企工作,超75%到基层、到中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

在研究生联合培养方面,学校已打造19个省级以上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由企业出题、出经费,依托横向项目进行合作培养,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精准度高、对接度好、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着力打破校企之间的围墙,打破高校老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界限,双向互动深入交流,选聘企业导师400余名,与校内导师联合进行研究生培养,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精准度高、对接度好、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学校正在推进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三千工程”(千名导师、千名研究生、千个岗位),特别是要因地制宜、量身定制,面向行业、产业、企业制定不同方案,设立工作专班和服务资金,开展摸底调研,有序建设一批示范性联合培养平台。

三是项目平台与产业创新发展有组织融合贯通。

成果转化难是众所周知的,学校创新成果转化率低,企业创新又缺乏人才、技术支撑,以往存在各干各的、各自为政、小院高墙、合作不畅等问题,难以形成创新转化合力。为此,学校将科研创新和企业孵化转化优势紧密连接,开展“揭榜”“赛马”,强化校企“同题共答”,推进创新成果转化。近年来,安徽理工大学与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专场对接交流近350余场,组织教师赴200余家企业开展对接交流 ;依托“科技副总”项目,大力实施“三种经历”和“科研走出去”活动,先后选派50余名优秀科研人员通过“四送一服”等形式深入企业一线了解技术需求,建设了一支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中坚力量 ;先后获批安徽省技术转移中心、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副理事长单位。近五年,累计签订横向科研合同1937项,合同额超7亿元,其中百万元以上重大横向科研项目70余项,有力带动了安全、机械、材料、化工、计算机、测绘等学科建设,既实现了人才培养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更帮助企业解决了成果创新转化难题,实现了为区域和产业培育人才、培育成果的“双培育”,真正推进了校企同题共答、互利共赢。与企业共同研发的科技成果获教育部、安徽省及国家行业协会等科技成果奖励150余项,其中省部一等奖42项,2023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19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10项)。面向服务人民生命健康,打造全国首个井下空气质量革命示范煤矿,矿工在百米井下呼吸到新鲜空气正在变为现实,荣获202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奖特等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候选项目。

学校积极探索科研管理政策集成式落地举措,推行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取消结题绩效提取限制,建立完善以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活力、动力和潜力,围绕企业技术需求,贯通“企业需求 - 联合攻关 - 孵化转化 - 市场检验”的创新全链条,打通成果转化的“绿色通道”,捅破创新的“窗户纸”,打破“卡脖子”的技术枷锁,成功入选“安徽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单位”;2023年学校居“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 第83位,位列安徽省属高校第1位, 连续三年入围该榜单。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理工医交叉融合,全力打造教育链-人才链 -创新链 -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模式。

四是人才引培与产业创新发展有组织融合贯通。

推进人才引育与成果赋权紧密连接,赋予人才更大的创新空间、创新动力。尤其把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引育,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作为重点,按照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号”平台和重大项目需求,“靶向”引进急需人才,柔性与全职相结合,采取一人一议、一事一议,强化能力、价值、贡献导向。例如,安徽理工大学聚焦基因治疗和生物功能材料方向,引进该领域顶尖人才,建立精准医学创新研究院,产出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应用场景广阔。聚焦碳中和方向,全职引进国内唯一的16-20mw(兆瓦)燃气轮机研制团队,获得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0mw(兆瓦)级燃气轮机研发项 目立项,预计总投入9000万元,具有很大的创新转化价值。

安徽理工大学近年来引才育才,在待遇、评价、住房、保障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改革,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呈现欣欣向荣的新气象,近三年自主培养和引进国家级人才19人,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在组织实施总经费超过 1 亿元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中,40岁以下科研人员占55%。组建pi创新团队16个,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为强化产教研融合、推进成果孵化转化提供第一支撑。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虽然我国高校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高校与产业“主战场”时空距离大、 科教产转化链条长、经济需求与人才科技供给不够匹配、支撑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能力不足等问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政校企多方发力,汇聚人才、平台、资金、产业等全方位要素,推进产教研有效贯通、有机融合。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中找准定位,聚焦提升学科专业建设内涵,着力推进有组织的产教研融合,培养新质生产力急需人才,走出一条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理工医交叉融通的新路,提升行业高水平大学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